怎么打包公共代码才能避免重复?

前言

与单页应用相比,多页应用存在多个入口(每个页面即一个入口),每一个入口(页面)都意味着一套完整的js代码(包括业务逻辑和加载的第三方库/框架等)。 在文章《webpack配置常用部分有哪些?》中,我介绍了如何配置多页应用的入口(entry),然而,如果仅仅如此操作,带来的后果就是,打包生成出来的每一个入口文件都会完整包含所有代码。 你也许会说:"咱们以前写页面不也是每个页面都会加载所有的代码吗?浏览器会缓存,没事的啦"。其实问题在于,以前写代码都是单个单个js来加载的,一个页面加载下来的确所有页面都能共享到缓存;而到了webpack这场景,由于对于每一个页面来说,所有的js代码都打包成唯一一个js文件了,而浏览器是无法分辨出该文件内的公共代码并加以缓存的,所以,浏览器就没办法实现公共代码在页面间的缓存了(当前页面的缓存还是OK的,也就是说刷新不需要重新加载)。

想智能判断并打包公共代码?CommonsChunkPlugin能帮到你

CommonsChunkPlugin的效果是:在你的多个页面(入口)所引用的代码中,找出其中满足条件(被多少个页面引用过)的代码段,判定为公共代码并打包成一个独立的js文件。至此,你只需要在每个页面都加载这个公共代码的js文件,就可以既保持代码的完整性,又不会重复下载公共代码了(多个页面间会共享此文件的缓存)。

再提一下使用Plugin的方法

大部分Plugin的使用方法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:

  1. 利用Plugin的初始方法并传入Plugin预设的参数进行初始化,生成一个实例。
  2. 将此实例插入到webpack配置文件中的plugins参数(数组类型)里即可。

CommonsChunkPlugin的初始化常用参数有哪些?

  • name,给这个包含公共代码的chunk命个名(唯一标识)。
  • filename,如何命名打包后生产的js文件,也是可以用上[name][hash][chunkhash]这些变量的啦(具体是什么意思,请看我上一篇文章中关于filename的那一节)。
  • minChunks,公共代码的判断标准:某个js模块被多少个chunk加载了才算是公共代码。
  • chunks,表示需要在哪些chunk(也可以理解为webpack配置中entry的每一项)里寻找公共代码进行打包。不设置此参数则默认提取范围为所有的chunk。

实例分析

实例来自于我的脚手架项目webpack-seed,我是这样初始化一个CommonsChunkPlugin的实例:

  var commonsChunkPlugin = new webpack.optimize.CommonsChunkPlugin({
    name: 'commons', // 这公共代码的chunk名为'commons'
    filename: '[name].bundle.js', // 生成后的文件名,虽说用了[name],但实际上就是'commons.bundle.js'了
    minChunks: 4, // 设定要有4个chunk(即4个页面)加载的js模块才会被纳入公共代码。这数目自己考虑吧,我认为3-5比较合适。
  });

最终生成文件的路径是根据webpack配置中的ouput.path和上面CommonsChunkPlugin的filename参数来拼的,因此想控制目录结构的,直接在filename参数里动手脚即可,例如:filename: 'commons/[name].bundle.js'

总结

整体来说,这套方案还是相当简单的,而从效果上说,也算是比较均衡的,比较适合项目初期使用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